close

  吳顯成,洛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以下簡稱“洛陽市社保局”)申報登記科科長。從事社保經辦服務22年,是單位的“社保通”,是群眾的“自己人”。每個認識他的人都能記住他那招牌式的微笑,更是由衷佩服他對工作的認真態度。□東方今報記者 程慧娟 通訊員 李帆/文 見習記者 侯俊彥/圖
  【對待組織】學習業務知識以適應工作安排
  申報登記科是洛陽市社保局的“第一大科室”,每年業務經辦人次超過30萬,平均每天服務窗口受理業務量近500人次……
  1992年,吳顯成由部隊轉業至原洛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處上班,先後在辦公室、徵繳科、稽查審計科等崗位工作。無論把他安排在哪個工作崗位,他都能很快適應。
  社保登記是個“技術活”,既要會業務,又要懂政策。剛剛轉業的吳顯成是個門外漢,但他對學習有著極高的熱情,單位里無論是老同志還是年輕人,都成了他的老師,每有業務學習,他都要去聽上一課,下了班還把業務書抱回家繼續啃。為了熟練掌握政策法規,他將有關政策知識製成小卡片隨身攜帶,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看看。
  為了適應工作需要,工作之餘吳顯成還自學了計算機、財會知識。上班學政策,下班加班學打字,遇著拼音拼不出來的字,就打電話回家問愛人和孩子,後來不僅獲得了計算機應用能力中級水平證書,還取得了會計證。他始終認為,要把自己培養成學習型、服務型人才,成為工作需要的人,“單位把我放在哪兒,我就要像螺絲釘一樣擰在哪兒”。
  【對待事業】乾哪行 愛哪行 專哪行
  社保登記也是個精細活。2006年,洛陽市進行社保體制改革,將原有的五個保險機構合併,業務上實現了“五險合一”的辦理模式。為了使五個險種不同格式的數據整合到一起,五個險種涉及100多萬名職工的參保數據分析比對,成為“五險合一”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點。
  吳顯成帶領相關工作人員用了將近一個月時間完成了各項信息數據合併工作,但因數據庫中存在大量身份證號碼錯誤、姓名同音不同字、參保單位名稱不一致等原因,直接導致大量的整合信息數據出現錯誤。他和同事們又用了近1年時間,對數億個數據進行分析、調整、核對,最終保證了各項數據的準確性,維護了參保職工的合法權益。
  為了減少辦事窗口群眾排隊時間,他和科室工作人員用了3個月的時間,不斷考察論證,提出300餘條需求,並配合軟件技術人員開發了社保企業客戶端信息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
  吳顯成說,社保工作是個“熟練工”,乾哪行就要愛哪行、專哪行。社會保險的徵繳關係著社會的穩定和職工的切身利益,在督促企業為職工參保繳費工作中,吳顯成一點也不含糊。
  有一次,吳顯成到一家私營企業督促為職工參保繳費,門崗先是不讓進門,進門發放了法律文書卻又被堵著不讓出門。吳顯成硬闖進老總辦公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跑了幾趟之後,他對工作的認真、執著感動了企業負責人,最終使這家單位全員參保,並多次被評為洛陽市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先進單位。
  【對待群眾】維護群眾利益容不得馬虎
  吳顯成很忙,每天來找他辦事的人都很多,遇到“疑難雜症”也都是他出面處理。上班一天連口水也顧不上喝,總是早上接一杯開水,到下班忙完喝幾口回家。在社保局所有的業務科室,每天來的最早的是科長,走的最晚的也是。同事們都笑稱他像“孔雀開屏”一樣,走到哪兒身後都要跟著五六個人,辦結一件就像收起一根羽毛,可從來沒有收完過。遇到辦不成的事,他心裡比誰都急。
  曾有洛陽市某設計院的一位老人,在單位工作26年,上世紀90年代他下海經商,但是社保關係沒有及時接續。後來生意出現危機,老無所養、病無所醫,只好上訪要求接續社保關係,享受該享受的待遇。但是這位老人早已超過了退休年齡,加上原單位是改製單位,手續辦理起來非常複雜。
  領導把這個信訪件交申報登記科落實後,吳顯成數次到老人的原單位瞭解情況,幫忙協調找尋檔案資料,和相關科室溝通,最終使這位老人享受到該享有的那份權益,老人感激不已。
  吳顯成說,對於他而言,處理的只是一個個簡單枯燥的數字,可對於老百姓而言,就可能直接關係到他們一生的保障。所以,這份工作容不得一絲馬虎。正因為他認真的工作態度,很多人到社保大廳辦事,都要直接找他,人多的時候,情願多等一會兒。
  【對待同志】以誠相待最重要
  吳顯成是單位出了名的“老好人”,總是笑呵呵的,有求必應。吳顯成給了“笑容”一個新的定義:就是乾服務業這一行,一定要學會笑著去容納生活中的不如意,笑著去寬容別人的不完美。
  平時,吳顯成除了自己做到耐心細緻為群眾服務之外,也要求科室的工作人員把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態度要誠懇,效率要高,方式要便捷,項目要全面,每筆業務都要有章可循,每份資料都要有案可查。轉變了工作作風,才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吳顯成說,不管是對待同事還是對待群眾,以誠相待是最重要的,先尊重別人,自己才會獲得同樣的尊重。科室的年輕人也不少,他覺得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嚴格要求自己對成長大有益處,不要怕別人來麻煩,別人能找你幫忙,正是對你人緣和能力的一種肯定。
  【對待親屬】對家人遠沒有對工作盡心
  吳顯成把辦事群眾當做朋友、親人和家人,但他對自己的家人可沒有這麼盡心。已經說不清有多少次缺席孩子學校的家長會了,也說不清有多少次沒能參加親人的紅白大事了,更說不清愛人多少次埋怨他是個“濫好人”、不是個好丈夫。唯一能說清的,是年邁的父母生病時自己在他們身邊照顧的屈指可數的時間。
  但幸運的是,家人沒有跟他“計較”。“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是老父親常對他說的一句話,話很朴實,道理很實在,吳顯成深知“百姓無小事,民生大如天”,也把這句話當做自己為人行事的準則。
  【對待自己】堅守原則 擺正位置
  吳顯成出生在農民家庭,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他常說,如果沒有入伍,沒有轉業到地方安排工作,自己可能就是個打工的,或者還是農民。如今的工作,雖然忙得不著南北,但他很滿足,也很珍惜。
  辦好群眾的事,看好自己的門”是吳顯成堅守的原則,從事申報登記工作,時常會遇到一些單位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按章辦事、鑽政策空子的情況。遇到這樣的事,吳顯成從不手軟,總是嚴厲責其改正,不徇私情,為此還得罪了某些參保單位。
  吳顯成說,在這個崗位上,也是處於風口浪尖上,“看好自己的門”就是不要被某些利益所誘惑。凡事多想一想,理清自己到底是為誰在工作,不是為了自己能飛黃騰達,而是為了所有參保職工的利益不受損害,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就不會為其他干擾所動搖。
  所有的“疑難雜症”,都是由吳顯成(左)處理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鄭國鋒】【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民生無小事 維護群眾利益不能馬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f41lfoz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